作者/骆塞夫的字纸篓 时序在不知不觉中向深秋走去了。 这个信息不是落叶告诉我的,是微信圈里朋友晒的照片“传”给我的。朋友们拍摄了很多秋的景致,最多也最有标志性的是江边的“芦花”。一片一片,如云如雾,如霜如雪,秋风吹来,又如衣袂飘飘的美人,招摇出万种风情。我终于还是抵御不住这大自然的诱惑,便在一个黄昏时分走出蜗居,到嘉陵江边去会会那分别了一年的“老友”。 芦花是芦苇开的花,而这些生长在蜀地的所谓的“芦花”,俗称是叫“巴茅花”的,巴茅其实并不是芦苇,很多人都将其混为一谈了。为此我曾经撰文说过这事,希望能以正视听,但收效甚微,人们的认知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。其实,古籍里有明确记载:巴茅,学名五节芒,形似芦苇,秋季开花,花穗呈紫红色。“形似芦苇”这四个字很关键,恰恰说明巴茅不是芦苇。 之所以要厘清芦苇和巴茅的区别,是因为我曾经为之吃过一次苦头。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,八个京剧样板戏已经让人耳朵听起了老茧,为进一步深入人心,上面要求各地方剧种移植样板戏。我那时十四岁,失学后曾在县文化馆一个美工那里学了几天画画的“手艺”。公社(现在叫乡镇)要把样板戏《沙家浜》移植为川剧,便让我充当了“舞美”,除了给道具上色外,最大的工作是置景,譬如在硬纸板上画出“春来”茶馆、伪军司令部的院墙什么的,画好后剪出轮廓,支撑着立在舞台上,代表某个场景,这是没有幻灯打天幕而用的土办法。画的背景板面积最大的是芦苇荡,我也把老家涪江边的漫无边际的巴茅当成了芦苇,因为太熟悉,所以还画得得手应心。第一场演出之后,有个改造中的“臭知识分子”为挣表现告了我一状,说我“篡改”了样板戏,把芦苇这很有积极象征性的植物画成了俗不可耐的巴茅。在当时,“篡改”样板戏是极大的罪过。这还了得!宣传队队长、郭建光的扮演者急了,要拿我问罪。我也急了,过去是父母连累我,现在我要连累他们了。这时,“阿庆嫂”出面了,说,既然京剧都可移植为川剧,芦苇为啥不能移植为巴茅呢?一句话,让大家都无话可说了。“阿庆嫂”救了我——和她当年救胡传魁胡司令一样:胆大心细,遇事不慌。 这件事让我在芦苇和巴茅之间一根筋似地纠缠了很久。其实现在想来也是大可不必的。晏子早就说过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,水土异也。”何况, 巴茅和芦苇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,都属于禾本科,算是近亲了。花叶的形态与颜色都比较接近,生长的环境也大同小异,开花的季节也都在秋季。当然,他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,芦苇多生长在水里,巴茅多生长在岸上甚至是山地;芦苇有芦笋,而巴茅没有;芦苇的杆和花都是直立的,而巴茅的杆和花更多的是向四面斜插;芦苇花远看像一团团白雾,巴茅花则像一面面小旗。 巴茅在四川农村是随处可见的。过去人们种巴茅的主要目的是晒干后作为柴火,巴茅花则可用来当枕芯,小时候枕过,柔软,蓬松,有淡香。巴茅根还是很好的药材。乡村的孩子还会用巴茅杆做手枪、宝剑、匕首等兵器,最常见的是矛。选一根粗壮的巴茅杆,一头剖开一段,用小棍撑开成菱形,就是矛头了,再于矛头下端系一束巴茅花充当红缨,一支茅(也叫做红缨枪)就做成了,扛在肩上,甩着手走正步,喊“一二一”,感觉自己就是个潘冬子那样的红小鬼了。 巴茅是一个方言名词,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浓厚的人文气息。望文生义一下吧——巴茅巴茅,巴地之茅。“巴”乃巴蜀,也就是我们老四川(包括重庆);“茅”是茅草,它的确与茅草相像,只是高大了许多。 与五节芒(巴茅)相近的还有一种植物叫荻,开的花叫做荻花。“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”,白居易在《琵琶行》里说的就是它。有人认定荻就是巴茅,我也一直没弄清楚,白居易或许也没弄清楚。不过,芒也罢,荻也罢,寄托的离情别意和漂泊感是一样的,引出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的琵琶女的载体价值也是一样的。 其实,巴茅花开也不仅仅带来深秋的瑟瑟寒意,更多时候是却在萧瑟秋风中,给大自然凭添一抹亮色,一派生机。清代地理学家郁永河有一句著名的诗:丹山草欲燃。这分明就是写的我此刻看见的巴茅吧——在晚霞的映照下,嘉陵江的这一段水域已然成为一片丹江了,巴茅有了火一样的热烈,有了即将燃烧的壮美。这与白居易描绘的浔阳江的凄清景致大相径庭。 所处的时代、区域不同,人的心境不同,观看风物的感觉也不尽相同。即或是极其平凡的巴茅,也会成为不平凡的象征体或隐喻体,蕴含其间的不同思想、文化、情怀的相互依存与碰撞,当是不言而喻的了。 顺便说一下,《沙家浜》是大作家汪曾祺写的,原名《芦荡火种》——多美的名!还有更美的词:“朝霞映在阳澄湖上,芦花放,稻谷香,岸柳成行。”“垒起七星灶,铜壶煮三江,摆开八仙桌,招待十六方。来的都是客,全凭嘴一张。相逢开口笑,过后不思量……”。汪曾祺就是汪曾祺,在那个年代也能写出如此新奇美好的句子,不服不行啊。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