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溪河秋浦河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清溪河秋浦河 分享 网文 查看内容

资中筠: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好学深中文

2020-12-24 09:40| 发布者: 兰生乐| 查看: 1731| 评论: 0

摘要: 口语与书写文字是两套,这是汉语对用拼音文字的外国人说来最难学之处,等于要学两遍 。

我父亲是留学生,先留日后留美,他有一些我们认为很“洋派”的朋友 。那时候天津也有外国学校,就类似现在的国际学校,所有一切课程除了中文都用英文教学 。在太平洋战争之后,学校里英文让位于日文,自然英文程度下降 。我父亲的“洋派”朋友就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,主要为了学好外文 。我父亲对此略有动心,可是我母亲坚决反对,她认为假如中文底子不打好的话,这个人的思想不会深刻,他可以说流利的洋文但是他毕竟还是中国人 。外文以后可以补,中文错过了就补不回来了 。所以我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 。我很感谢她这个决定,也认同她的看法 。
 
2.学校
我在天津上的耀华学校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三年级,这样一所十二年完整的学校 。那是一所很好的学校,其他方面这里不讲了,只讲中文教学 。它对中文特别重视 。中文和数学是最主要的主课,一星期至少五堂 。小学课本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的,第一课就是“小猫叫,小狗叫,小弟弟哈哈笑” 。但是从小学三年级起,就另外加一点文言文选读 。我最初读的是李白“春夜宴桃李园序”,琅琅上口,很快就会背 。中学六年的课本大约文言白话各半,文言的课文好像是基本按年代排,例如初中一主要是先秦文章,初二秦汉文……高三是晚明和清朝的文章 。但也许不完全按朝代排序,还有按难易排序 。老师在课堂上重点教的都是文言文,他觉得白话文用不着太教,做一点提醒,自学就行,挑几篇将来考试的时候要考的 。所以我印象深的都是古文 。我们那个学校很特别,中学六年基本上作文都做文言文,国文老师的理论是,文言文做好了,不怕白话文做不好,以后有的是机会写白话文 。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,我后来当然主要都是写大白话,完全没有困难,但是文言文的底子无形中对文风通顺、简练,和遣词造句的推敲是有帮助的 。
 
除了国文课之外,另外还加了“经训”,这好像也是我们学校特有的 。每星期一堂,从小学六年级开始《论语》,初中一是《孟子》,初二是《大学》和《礼记》,初三是《诗经》,高一是《左传》然后到高二改成“中国文学史”,这是国文课以外的 。到高三的时候我们有一位老师是个看起来很冬烘的老头儿,据说是前清的秀才,他教我们《小学》《尔雅》《说文解字》 。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大家都准备考大学了,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,根本就听不进,他在黑板上写,我们在底下偷偷干别的,或者做数字习题或者做英文练习 。所以应该说我对于说文解字一点没学进去,但是高二的中国文学史那个老师讲得非常好,非常生动,每个朝代都挑一点东西讲,而且讲很多野史里头的东西,我们都听得兴趣盎然 。
 
这样说起来洋洋大观,好像读了一大堆古文,四书五经,其实我们只读了三书二经,还只是挑着念一点,不可能像前人那样从头到尾每一本都念 。但是这样浅尝辄止跟没有接触过是非常不一样的,选读的多是比较精彩、有用的,我们对成语、典故的出处了解许多,而且对于汉文的美有了鉴赏力,对于过去的那些人和事觉得特别好玩,古代读书人的这种境界、他们的幽默感、他们的表达方式,都使我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非常深的感情 。是很好玩的、很美丽的,这么一种感觉,而不是非常苦的、非常枯燥或是老朽不堪的感觉 。
 
我觉得这个感觉应该归功于老师,不管我家里头碰到的还是在学校碰到的,那些老师我想起来每一个都可以成为模范教师,他们都是全心全意的,教什么他自己非常投入,特别欣赏 。他(或她)给讲一首诗的时候,自己就先摇头摆尾欣赏得不得了,甚至于自己就感动得都要落泪的地步,你就跟着她一块欣赏,一块儿感动 。而不是为了将来要准备考试,我必须要怎么样 。所以我就觉得有人说“五四”以后文化断裂,我觉得至少在我身上我自己感觉到是没有断裂的 。
 
3.课外乱看书
我学生时代自己读的杂七杂八的东西远远超过课堂教的 。商务印书馆出的幼儿文库、少儿文库、中学生文库,是我最早的课外读物,内容丰富,图文并茂 。特别是其中有讲成语、谚语故事的,非常有趣而且有用 。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读物 。
 
我家其实藏书不多 。一般人以为我算出身“书香门第”,一定家藏万卷书,因此有广泛阅读的条件 。其实不然 。由于住房一直不宽敞,我父亲没有自己的书房,家中几乎没有什么藏书 。我父亲陆续买了不少书都放在办公室,说以后给我 。但是他1950年调北京工作时全部捐给了天津图书馆,我根本没有见到 。我较早的乱翻书是小学五、六年级,那两年住在上海舅舅家,他家有一个壁橱,堆满了各种新老书籍,没有整理 。我没事就钻进去弄得灰头土脸,着实狼吞虎咽看了不少书 。从武侠、神怪到红楼梦、到巴金的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,冰心的《寄小读者》,还有翻译小说:福尔摩斯、大仲马、莫泊桑,等等,真正的“乱”翻书,完全自由放任,生吞活剥,没人管,也没人指导 。不过每遇有趣的东西、或有心得,就与年龄相仿的表姐们交流、传阅,乐趣盎然 。那个时候还接触到一些新文学,有些杂志里的作品,我感到很新颖,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 。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
Archiver|小黑屋|dlml

GMT+8, 2025-1-10 11:09 , Processed in 0.015238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