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
我稍微用一点时间以《缭绫》为例,这是我特别欣赏的《新乐府》诗之一 。 “缭绫缭绫何所似?不似罗绡与纨绮;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,四十五尺瀑布泉 。”这四句开头就不凡 。你想像一下,月光下的瀑布,哗!一大匹白缎子挂下来,接着是“中有文章又奇绝,地铺白烟花簇雪”,不是完全素的绸缎,而是有本色花的织锦 。然后接着是什么呢?就是宫里来加工订货了:“去年中使宣口敕,天上取样人间织 。织为云外秋雁行,染作江南春水色 。”就把一匹白绫子给染成绿的了,“天上取样人间织”,该有多美!花色织好以后,就要做成衣服了 。这里第一次点出:“织者何人衣者谁,越溪寒女汉宫姬” 。就是谁来穿?是皇宫里的宫女 。谁来织呢?是江南贫寒人家的女子 。他底下就接着讲怎么裁剪制成衣裳:从“广裁衫袖长制裙”,到“转侧看花花不定”这四句是讲制成的衣服 。你就可以想像那宽袖长裙,简直漂亮极了 。“昭阳舞人恩正深,春衣一对直千金” 。皇帝把这赐给跳舞的宫女了 。但是这么精心制作的衣裳只穿一次 。“汗沾粉污不再著,曳土蹋泥无惜心 。”就给弄脏了,脚底下踩着,毫不爱惜 。最后,白居易教训那些宫女:“缭绫织成费功绩,莫比寻常缯与帛 。丝细缲多女手疼,扎扎千声不盈尺” 。对这个“扎扎千声不盈尺”,我有一个体会,就是我在“文革”中下干校的时候,在河南农村,那里冬天妇女都织布,还是用那种相当原始的织布机,面幅很窄,她不是用丝线而是自纺的棉线,织的是粗布,但是效率也很低,一个冬天织不了多少 。我经过老乡门口,听见“卡拉塔、卡拉塔”的声音就想起白居易的“扎扎千声不盈尺” 。这首诗最后结尾是:“昭阳殿里歌舞人 。若见织时应也惜” 。 我举这首诗,因为它比较铺陈、辞藻丰富,那些对织锦的描述简直美不胜收,同时对“越溪寒女”的深刻的同情也跃然纸上 。当然这种情况贯穿在很多首诗中 。只能很简单地再举几个例子 。 例如《红线毯》,也是宫里的加工订货,前半形容那地毯花色特别美,又厚又软,到什么程度?“美人踏上歌舞来,罗袜绣鞋随步没” 。人踩上去整个脚就陷进去了 。还有就是它大得不得了,织成跟宫里的大殿一样大,卷都卷不起来,“百夫同担进宫中,线厚丝多卷不得” 。想象一下:这么大一块地毯,一百个壮汉抬着它,从安徽一直走到长安,这是一个什么景象?宫里头特别喜欢,于是乎就“年年十月来宣州”,然后“宣州太守加样织,自谓为臣能竭力” 。他特别的卖劲,讨好,这是“政绩”啊 。最后白居易教训他了:“宣州太守知不知,一丈毯,千两丝,,地不知寒人要暖,少夺人衣作地衣!”这个几句话掷地有声,非常尖锐 。 《轻肥》,比较短小精悍,主要形容权贵们的宴席,全国各地的珍馐美食,吃得酒足饭饱 。最后两句是大家都知道的名句:“是岁江南旱,衢州人食人” 。跟前面的吃喝对比,有极大的震撼力 。 还有《卖炭翁》,这篇好像课本里头常选的,不多讲了,不过我还想提一句是我印象深刻,每每为之心酸的,就是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” 。我们设想一下,那个老头儿,在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薄的衣服,还希望天冷一点,炭能够卖个好价钱 。但是最后这个希望也落空,这里市场规律不起作用,他那一车炭全被“权力”抢走了,只扔给他两段绸子 。这个比城管对小贩还厉害 。 白居易的《新乐府》和《秦中吟》几乎都是这样子的,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那些奢侈的东西都是形容得特别美,对比出另一种人的悲苦,更加触目惊心 。还有一个特点是他所讥刺的不是一般的达官贵人,而是直指宫廷 。如《缭绫》、《红线毯》是为宫里的订货,《轻肥》一开头就指出那些骄横跋扈的人,“人称是内臣” 。这“内臣”不是正经八百的公卿大夫,而是皇帝“身边工作人员”,其实就是太监 。可是他们还穿着文武官服,到军中去赴宴 。我觉得那时的白居易确实是有点书生意气,有点胆量的 。他不是一首两首,而是那么多首,从各个方面讥刺当朝,为百姓抱不平 。而且他不但针对别人,自己还有反省,例如《观刈麦》,由农民的辛苦想到自己优越的生活 。 有人批评白居易的诗像顺口溜,太浅了,不能登大雅之堂 。本来他写的这些诗不是为在士大夫中间酬酢唱和的,就是有意让乡下老太婆都听得懂的 。我这个城里老太婆也特别喜欢 。我觉得一首诗不论深浅,主要是给你以美感 。我前面说了,他的诗都非常美,像“天上取样人间织”这样的词,谁想得出来?顺便说到,我对现在许多流行歌曲不欣赏,先不说音乐,单说歌词,不是因为它浅显易懂,而是因为它不知所云,又没有文采 。不论是诗还是文,为什么要晦涩难懂才算有学问,有深度? 还有人说他虚伪,就是他那么关心民间疾苦,可是他自己的生活是比较奢侈的,他家里曾经养着歌妓,有私人的歌舞班子 。今天不是白居易专场,不对他做全面道德评价 。现在就诗论诗,至少他所有写的都是表达真性情 。他如果没有认真观察和实际的体验的话,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。如果他没有和卖炭翁交谈过,他怎么会知道他“心忧炭贱愿天寒”?而且他关注很广,每一个行业的操作程序和特点,他都写得出来,他如果没有对那些劳作者就近观察,没有深切的同情,无论如何写不出这样动人心弦的句子 。而且他写这个不可能是为了沽名钓誉,像现在似的,在媒体宣传,树立自己形象 。相反,他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 。不论如何,就诗而言,琅琅上口是优点 。特别给低年级学生选诗,白居易很适合的,既有美感,又培养同情心 。我这里只讲了白居易,其实如杜甫有许多诗尽管是近体诗,格律严谨,也是琅琅上口,很容易记住的,就没有时间多讲了 。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